發布時間:2012-07-25 瀏覽量:0次
在綠色建筑標準體系逐漸完備、規劃和利好政策頻繁出臺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大力發展綠色建筑這個引擎,推動建筑陶瓷材料實現跨越發展,不僅是《“十二五”綠色建筑科技發展專項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傳統建筑陶瓷產業的期盼。
在世界經濟以綠色和創新為增長模式的大背景下,傳統建筑陶瓷產業需要走出與傳統建筑產業相同的困境和發展模式。筆者認為綠色建筑陶瓷的發展思路,首先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料是低碳的、循環利用的或再生的;其次生產過程是清潔生產的、低碳的和環保的;最重要的是能提供不同于傳統裝飾性陶瓷產品,它不僅能在建筑全壽命期內提供安全性、健康性、功能性、智能性等特殊功用,而且使用壽命和耐一般氣候性和抗惡劣環境都極佳。
大多數建筑陶瓷企業,都糾結在資源掠奪戰之中,他們搶地盤,占據區位優勢;他們搶資源,占據原材料和燃料優勢;搶政策,急于向土地稅收環保政策寬宥之域轉移。搶來搶去,當資源枯竭,企業日落西山之時,沒有給社會留下沉淀在底層的東西,譬如品牌口碑、綠色理念、創新思維、優秀文化、精湛藝術等不可磨滅的無形資產。所以,我們得改變,改變發展方式、管理模式、產品功用和銷售渠道。
建筑陶瓷行業跨越發展標準體系逐步完善
《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三個原則,即“堅持創新發展,著力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堅持綠色發展,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加大綜合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合理布局,統籌兼顧集聚規模與資源、能源、環境和市場的關系,引導產業有序轉移,防止過度集中”。而在重點工程方面,也談到了自身、上游和市場問題,對于自身實施綠色制造,尤其是代表性企業應采用先進生產工藝技術裝備,開展節能環保改造,實施能效對標和清潔生產審核,帶動產區產業節能減排水平;對于上游實施標準化,通過對礦物原料的標準化加工與供應,充分利用低品位礦產資源;對于市場,開發創意型、環保型、功能型新產品,滿足綠色建筑市場的需求,而功能型產品,包括防滑、防污、抗菌、自潔凈新產品,隔熱、保溫、隔音等多孔陶瓷板生產技術等。
綠色建筑的“減法、加法和和諧”三原則適用于綠色建筑陶瓷產品,適用于綠色制造企業管理,適用于綠色陶瓷原料。
什么樣的建筑陶瓷產品需要減法?楊洪儒老師的《從綠色角度看建筑衛生陶瓷產品的發展趨勢》一文就是很好示例。楊老師在文中說“瓷質拋光磚”和“超白磚”將實施減法原則,“紅坯磚”和“薄型磚”將實施加法原則。和諧其實是責任和義務,能和原料供應商一起努力,減少非再生資源的利用,使用可再生的生物質能源、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城市污泥,加強對陶瓷原料貧礦、副礦、尾礦、污泥、粉塵的綜合利用水平,延長礦產原料開掘壽命,促進和諧環保發展。
建筑陶瓷的減法原則首先是工藝技術創新,如減量減重(即薄量化輕量化,降低原材料消耗、電能消耗、燃料消耗和運輸成本)、減能(低溫燒成、降低燒成次數、加快燒成速度)、減水(采用干法制粉工藝、降低噴霧干燥能耗,采用干法磨邊工藝,降低水消耗,取消拋光工藝,降低水耗、電耗、磨具消耗和物料消耗)。
其實什么產品需要增加呢?筆者認為符合綠色增長路線的生產方式、產品形式和管理模式的技術、產品和企業需要增加,尤其是滿足綠色建筑需求的產品品種少、技術集中度低需要突破。那么什么是綠色建筑急需要的建筑陶瓷產品,筆者認為首先是節能環保類建筑陶瓷產品,未來則集中在功能、智能、信息陶瓷方面。
節能陶瓷磚分為隔熱保溫陶瓷、太陽能熱交換陶瓷、光致發光陶瓷、聲致發電陶瓷、光伏發電陶瓷和光致相變蓄熱陶瓷等,環保陶瓷磚分為透水陶瓷、隔音吸聲陶瓷、室內調溫調濕陶瓷磚、抗電磁輻射陶瓷、抗核輻射陶瓷、抗靜電陶瓷、抗菌滅菌陶瓷等;對于節能環保陶瓷磚生產工藝則包括工業副礦尾礦污泥三廢利用工藝、?;u低溫快燒工藝、干法制粉生產工藝、一次燒內墻磚和微晶玻璃復合板生產工藝、紅坯釉面磚生產工藝、余熱利用工藝、尾氣脫硫脫硝脫氟環保裝備及工藝等,環保管理模式,則需要從包括陶瓷原材料采購開始,主動采購通過清潔生產和綠色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產品,直到綠色創新服務結束的整個過程。
下一篇:縱觀櫥衣柜經銷商市場的四大特點